今年上半年我国钢铁去产能的量达到1300多万吨,仅占年度目标4500万吨的30%左右。今年6月份,我国粗钢日均产量231.5万吨,超过4月份231.4万吨的历史峰值。用马钢集团董事长高海建的话来说就是:“一些‘死了半截’的钢厂由于外部资金注入又宣告复活。”
千难万难,眼前利益最难割舍。钢铁产能做减法艰难,无外乎三个主要原因:一是今年二季度钢铁行情好转后,华中地区不少小钢铁厂纷纷复产,导致地条钢产品在市面上大量出现。二是地方部门在执行目标任务时,打了不少折扣。再一个,就是该硬气起来的执法还在挑软柿子捏。比如统计显示,新环保法实施后,截至2015年底,国内仍有20%左右的钢铁企业环保不达标。换句话说,如果按照法律法规的标准,钢铁企业把守法成本补上去,小钢铁企业自然会被市场所“洗牌”。该关停的不关停,该达标的不达标,空泛地呼吁各个企业减产,谁会自觉到拿自己的利益动刀子?
企业算企业的账,地方避地方的嫌,各自规避痛点和成本,一团和气的假象就成了去产能最大的“敌人”。钢铁行业如是,其他落后产能领域莫不如此。结果就是,责任状很漂亮,不少深改旗帜下的企业也进入淘汰阶段,但只要风吹草动,类似“死了半截”的钢厂,就马上满血复活。
更重要的是,去产能不是甩包袱,刮骨疗伤的成本如果全由企业来托底,恐怕所有大小企业都宁愿苟延残喘到最后一刻。比如马钢,由于非钢产业体量不大,加上所在的马鞍山市就业容量有限,大量富余人员难以通过转岗方式安置。另外,由于历史原因,马钢还背负着沉重的企业办社会职能,仅幼儿园就有13个,离退休职工四五万人。考量到当年的贡献或眼下的政策公平,各种配套政策应早点“该出手时就出手”。
此外,在这些看得见的肇因背后,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点:产能过剩企业,基本集中在钢铁、煤炭、石化、建材、有色化工等行业,而这些大多为国有企业。去产能之所以举步维艰,表面看是眼前利益的掣肘,深层原因则是国企改革的滞后。中央巡视组对国资委的批评,当然不仅是说给“婆婆”听,没有壮士断腕的国企改革配合,去产能必然会步步受阻。